如今的夜市,和当年的地摊,我们都逛过
来源:百度新闻    时间:2023-08-31 11:47:10

X 关闭

我和表弟开着车去逛地摊。

什么是地摊?我们俩的看法有相似之处,却又不太一致。相似之处是我们都记得,三十多年前,小学门前的地摊上,承载着我们曾经的欢乐:贴画、贴纸、香烟牌,兵人、弹弓、小手枪,萝卜、炒米、无花果,芒果、菠萝、绕绕糖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不是芒果,是芒果干。不是菠萝,是糖水大菠萝。”表弟纠正说,一只菠萝切成若干薄片,泡在盛着糖水的玻璃箱里,一片就是2毛。至于芒果干,就是别人吃剩下的芒果核,白糖腌一腌,机器切成条,一条能在嘴里含整个下午。

一方塑料布铺开,一张小马扎坐定,手里执把扇。摊主的身份各种各样,在我们小学生的嘴里,他们是“瘸子”“独眼龙”“胖奶奶”“老骗子”“小麻秆”,其中不少是弱势群体,当年居委会默许他们占道经营,是为了给他们留口饭,相关管理方也只在关键节点吆一吆、赶一赶,其余时间视若不见。不过,学校老师对他们深恶痛绝,反复叮嘱学生莫要去买“三无产品”,但却挡不住自己孩子与同学的交流。

唯有我们,把这些地摊当作重要事项,还没放学就盘算着口袋里的零花钱与地摊上的心头好。1分钱一片的糖水萝卜片,要!1毛一袋的酸梅粉,要!5毛钱一版的变形金刚贴画,只能买半版。一元钱一把的塑料小枪,得回去做做家务哄哄妈妈……

后来的某一天,瘸子摊主不见了,他特有的蜂窝糖也随之而去,据说是身体不太好。几个月后,卖糖水萝卜的老太婆也不见了,听说是回去带孙子了。再后来,胖奶奶和贴纸、贴画、同学录一起消失了。对于这些,我们知道了,但也没上心。

并不是所有的摊主都消失不见了,也有人重新回来了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在我上初中时,小学突然将沿街的围墙改造成门市。昔日的一位摊主高调杀回,蓄了胡子烫了头发,成了小店老板。小店经营的内容大而全,从文具用品到教辅材料,再到假的斯伯丁篮球,顿时吸引了周边的学生。那是经济高速发展、生活一日千里的年头,也是多头发展四处花钱的时候,许多单位都在想办法搞三产搞创收。学校门口的小店,既满足了学校、孩子的需要,也便于有序管理。于是,校门口的地摊也就彻底消失了。

进入21世纪,以学习用品、生活用品为主的地摊基本上看不到。这也好理解,地摊占道经营、卫生环境糟糕、产品质量不佳、责任主体不明,遇上创文创卫铁定是扣分项,更重要的是,这不符合人们对生活的期待。谁不愿意在干净整洁、文明礼貌的环境里消费呢?

地摊转型的小店兴了不到二十年,然后就开始逐渐萎缩了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新建、改扩建的学校,不再设置三产门市了。国力强大了,财政有钱了,搞三产创收的事情,也就和昔日的地摊一样,扫入历史尘埃了。

但有一类却除外,那就是吃,尤其是小吃,那必须是街头巷尾、引车卖浆、箪食瓢饮的喧嚣之地。例如盐城最有名的吃豆腐花、凉粉的摊点,就设在一家大药房旁的公厕边,二十多年食客络绎不绝,进出口无障碍衔接,直到几年前才转移他处。

我和表弟当天去的地摊夜市点,已经被报道了好几轮。从一开始的见人见事见故事,到后来的稍有由头抄材料,再到后来拍组照片挣工分,“烟火味”“涨经济”之类的词汇高频出现。后来估计是城管受不了了,将它们从小区门口移走,转到附近一处驾校的训练场。

天还没黑,一辆辆私家车开了进来。拉开后备厢,掏出小桌板,一只蓝牙音箱,一张收费二维码。换季服装、打折玩具、汽水零食、厨房用品,就这么摆了起来。开私家车的摊主,年龄不算很大,着装还算体面,不吆喝、不嚷嚷,独自坐在折叠椅上刷手机。蓝牙音箱里传出港台腔:“断码名牌、国产乐高、磨刀神器……来看一看的啦。”

半个小时后,第二轮摊主入场了。与私家车摊主相比,这才是夜市的主力军。年过半百的大爷,嘴里叼根烟,身着红围裙,气宇轩昂地瞪着电三轮入场。纹龙画虎的青年,头戴耳机、脸撑墨镜,酷劲十足地开着改装的小餐车进来。大姐、大妈、大姑、大婶,烤鱿鱼、烧卤味、热干面、钵仔糕挨个排开。夜市就这么开张了。

和当年的地摊一样,没有谁只做单一产品。紫米饭团和日本寿司结伴而行,新西兰牛羊排和淄博烧烤合为一体,陕西肉夹馍与熏肉卷大饼相辅相成,珍珠奶茶和咖啡毫不违和。最厉害的当属一对小夫妻开的橙色餐车,上有三面大号展板。正面是盱眙大龙虾,左面是沂蒙羊肉汤,右面是正宗新疆羊肉串。

表弟背着手,在夜市里转了好几圈,边视察边点头。他指着地面告诉我,这个夜市规划很合理,区域划分上借助了原有驾校训练场的等待区和训练区。等待区范围小,停放日用百货地摊,训练区空间大,专供小吃摊点开张。各地摊之间用垃圾桶隔开,醒目、方便、讲卫生、好管理。

夜色渐晚,逛夜市的人慢慢多了起来,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。几经选择,我们买了一份烤鱿鱼。小伙子一看就是做过咖啡师的,油刷、酱刷都是咖啡专用刷,装酱料的罐子是咖啡密封罐,就连倒厨余的垃圾桶,都是咖啡敲渣桶。再看身上穿的,皮扣、铜环、卡其布,可不就是咖啡师的围裙嘛!

“卖咖啡,哪有烤鱿鱼赚钱!要不是上面吆喝我们集中摆摊设点,我在小区门口赚得还多呢!”小伙子数了数鱿鱼的根数,摸出一盎司的咖啡量杯,倒上满满的酱汁,哗啦一下淋了上去。那派头,绝对是整个夜市最靓的崽。

栏目主编:孔令君

文字编辑:孔令君

本文作者:姚梦

题图来源:IC photo

图片编辑:邵竞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时代公益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